誰在捧殺上海機場?
近日有關于他找網的話題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他找網問題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他找網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關的信息,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的與他找網問題相關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關于他找網這個話題的相關信息了,希望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這些新聞大家能夠感興趣哦。
今年元旦之后,A股市場主線切換非常明顯,科技成長遭瘋狂拋售,而傳統行業板塊持續遭受追捧。后者中的機場,也明顯有主力資金眷顧。
上海機場從年初至今,累計反彈22%,較去年8月更是大幅反彈50%。有人發出靈魂拷問:機場大白馬回來了,現在上車還來得及嗎?
當前,上機股價已經反彈至去年4月、2019年4月的水平,似乎已經擺脫疫情出坑。接下來,還可以再度樂觀一些嗎?
投資不是看漲喊漲,我們必須弄明白這波反彈的邏輯、業績基本面情況,以及認真評估估值水平。
01、反彈之謎
上海機場曾經被張坤定義為自己“最成功的投資”。早在2016年四季度,張坤掌托的易方達中小盤變殺入上機(持股比例4.98%,第9大重倉股),一致持有到2020年四季度,期間會有小幅變化,均在前10大重倉股之列。
張坤曾提到上機,一語道破其底層邏輯:“2016年我在研究互聯網,一下就想明白它的商業模式了。當時,大家還覺得上海機場是一個公用事業股。但我認為,它本質就是一個微信,把所有的基礎設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個基礎平臺,這個平臺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變現,變現的形式可以是商業,也可以是廣告”。
但上海機場的拐點發生在2021年1月29日。當天,除公布慘淡業績之外,同時披露《關于簽訂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轉讓合同之補充協議的公告》。
上機曾經業績股價雙飛,得益于免稅業務。然而免稅遭遇重大挫折,失去了業績高成長性與確定性。股價開始一瀉千里,從協議披露前的79元一路下跌至去年8月的36.6元,短短半年時間跌幅高達54%,較歷史高點更是重挫58%。
上機股價大幅下跌之后,估值回到歷史最低水平,同時也把基本面的重大利空進行了充分定價。利空出盡之后,有關疫苗、特效藥、疫情病死率低等消息面暖風頻吹,提振投資市場情緒,一定程度上逆轉了極其悲觀的預期。
今年1月20日,國家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創新提升國內旅游,在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旅游、穩步發展出境旅游。民航局表示力爭在2023年逐步恢復出入境游,疫情受控預期較高。
這一則消息,更是持續引爆機場股的反彈行情。
資產都是有價格標尺的,再好的資產估值過高,也會面臨巨大的回撤壓力,而資產再爛,只要足夠便宜,也會有估值修復的機會。上機作為機場龍頭,資產質量因疫情以及免稅協議,從優秀變為糟糕,但股價過度下跌后,邊際上有所改善,股價因此持續反彈。
站在當下的位置,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市場對待曾經的機場白馬是否過于樂觀,亦或是上漲修復空間還未到位?
02、底層邏輯
過去,上機的盈利模式為:航空性業務提供流量,覆蓋基礎設施成本;非航業務依靠流量變現能力,支撐機場利潤,并帶來長期發展潛力。
2019年,上機免稅收入48.8億元,同比大增40.3%,占主營收入的45%,已經超過占比37%的航空性業務。另外,免稅業務利潤高達36.6億元,占比總利潤的70%,而航空類業務本身利潤可以忽略不計。
但從2020年開始,免稅業務遭遇重大變數,財務數據上同樣表現明顯。2017—2019年,非航空性收入(主要包括免稅)從43.38億元猛增至68.61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25.76%。2020H1、2021H1,該業務收入分別為16.3億、8.29億,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滑52.5%、75.8%。
根據修訂后的免稅經營協議,2021年前三季度單季免稅店租金收入分別約0.92億元、1.29億元、1.49億元。由于四季度海外旅客吞吐量低于三季度,那么意味著第四季度免稅店租金將會低于三季度。初略估算,2021年全年免稅店,將相較于2020年的11.56億大幅銳減至少55%以上。
今年1月,上海機場國際旅客吞吐量僅6.85萬,仍然較2019年同期大幅銳減97.4%。沒有國際旅客進來,免稅業務就會繼續在地板上摩擦,也難言上機基本面改善,甚至逆轉。
上海機場除了免稅為主的非航空性業務外,還有航空性業務,主要包括起降費、停場費、客橋費、旅客服務費、安檢費等,跟旅客吞吐量(飛機起降架次)密切相關。
旅客吞吐量包括國際以及國內。整體來看,2019年末,上海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國內+國際)高達7615萬人次,而2020年僅為3047.65萬人次,整體大幅下滑60%。2021年也僅為3220.78萬人次,相較于2020年微增5.7%,仍然較2019年大幅下滑57.7%。
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浦東機場國際客流為3851.36萬人次(包含港澳臺610萬人次),占比全部旅客吞吐量的50.6%。過去是優勢,疫情之后,相比同行卻變成了大大的劣勢。
國內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在中國很快就被控制下來,上海浦東國內航空業務陸續恢復,但仍然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更難言增量(2020-2021年旅客吞吐總量還沒有2019年國內高)。這與零星局部疫情以及宏觀經濟增長壓力加大都無不關聯。
目前看,不管是航空新業務、還是非航空新業務,上海機場的基本面幾乎沒有任何改善。據上機2021年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全年實現凈虧損17.8億元—16.4億元,相較于2020年還增加約3.7億元-5.1億元。
2022年,如果國內零星疫情頻發以及海外疫情繼續失控,上海機場的基本面邏輯仍然不會改善。
但我們知道市場交易的是預期,投資者開始押注中國放開國門,國際旅客恢復,基本面邏輯得以大幅改善。有人說,旅游業“十四五”規劃不都說了2023年逐步恢復出入境旅游,你害怕上機漲不上去?
注意關鍵詞: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而現實是,在奧密克戎毒株的肆虐下,海外疫情異常兇猛,失控且被迫躺平了。
截止2月21日6時數據,全球日增確診129萬例,累計感染逾4.2億例次。
當前,海外歐美等發達國家惡意宣傳奧密克戎大號流感論,瑞典更是突然宣布“戰勝”新冠疫情。但實際情況呢……
流感千之一的死亡率,而奧密克戎在重復感染+疫苗防護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高達千分之三的死亡率(很多國家遠超這個數,比如美國高達1.2%)。并且奧密克戎引發肺炎癥狀比例很高,遠遠高于流感。
據天津前期疫情復盤數據,361例陽性中有42%普通型均有肺炎表現,無論是輕還是重。而流感引發肺炎比例大致為10%。肺炎癥狀比例高,且大面積傳播,容易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現象。
在美國,雖然近期每日新增確證病例數有所下降。但過去2個多月,日均新增死亡率均在2000天以上,這個死亡水平還高于德爾塔的高峰期。奧密克戎毒性雖然沒有德爾塔強,但傳播力是后者的數十倍,傳播基數很大,總體死亡人數不會比德爾塔少。
另據世衛組織,奧密克戎已發展出多個亞型變異株,包括BA.1、BA.1.1、BA.2和BA.3。近期,BA.2亞型近來占比明顯上升。截至2月1日,已有57個國家和地區向這一平臺提交BA.2基因組序列。截至2月14日,該亞變體毒株已在1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主要流行毒株。
只盯著死亡率有多低,就忽悠說是大一號流感。這無非是為了保經濟被迫躺平,用此誤導的言論來掩飾其無能的表現。有點類似疫情最初大爆發的時候,西方不少國家、CDC疾控中心拋出“口罩無用論”言論,背后實質是沒有口罩生產能力,但它們的言論卻足以蠱惑人心。
在當前海外疫情如此糟糕情況下,預期早早放開國門,恐怕只是市場暫時的一廂情愿。即便最樂觀的情況出現,上海機場也回不到過去了,因為疫情已經深刻改變了上機流量變現能力。
03、尾聲
機構決定著市場的話語權,觀察其持倉變化,可以大致知曉主力資金對待公司的態度。畢竟都是真金白銀來進行投票,參考性不小。
截止2021年末,國內基金持有上機總股數為2002.69萬股,較歷史高點的8987.51萬股大幅銳減78%?;鸺覕狄矎母叻宓?85家銳減至當前的30家,不管是持有股數、還是持有機構數,上機目前均是歷史低位水平。
外資曾經非??春蒙蠙C,重倉持有市值曾高達280億元,位列A股重倉股前8名。而免稅協議之后,外資果斷狂拋,幾天時間變拋售了至少45億元。目前,外資持有上機市值104億(排名第49位),處于歷史低位水平。與內外資機構拋棄態勢不同,散戶卻很熱情抄底上海機場。
很顯然,國內外機構對待上機的態度并沒有改變,背后其本質是基本面改善遙遙無期。但當前,股價已經反彈到高位水平,在我看來,市場有些過于樂觀了。當前介入上機,性價比較差,上漲空間有限,而下跌空間相對更大,且暫時不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因為海外疫情失控躺平,預期早早打開國門的邏輯恐將證偽,另免稅業務已經發生變化,且很難回到正規上來。
食人魚2高清完整版 http://www.shenghuochn.com/lm-3/lm-4/299.html- 標簽:他找網
- 編輯:巖巖
- 相關文章
-
誰在捧殺上海機場?
今年元旦之后,A股市場主線切換非常明顯,科技成長遭瘋狂拋售,而傳統行業板塊持續遭受追捧。后者中的機場,也明顯有主力資金眷…
-
億緯鋰能:二線電池廠商的艱難突圍戰
二線鋰電龍頭億緯鋰能最近利好消息不斷。 先是有消息傳出,億緯鋰能拿下特斯拉4680電池的訂單,將于今年量產,目前正在積極擴…
- 股價持續下行,被機構下調評級,明源云怎么了?
- 無處不在的海天到底有多強?
- 搶瘋了!資本狂砸6億,投出“雞蛋界的LV”
- 打新直播間 | 海鮮餐飲第一股七欣天,如何講圓全國化的故事?
- 美因基因二度遞表港交所:毛利率提升至72%,依賴關聯方客戶